NK细胞 | 从免疫尖兵到抗癌利器,改写肿瘤治疗新未来

2025/09/24


自然杀伤(Natural Killer, NK)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核心效应细胞,以其快速、高效的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能力而闻名。不同于T细胞,NK细胞的激活不依赖于抗原呈递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HC),使其成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极具吸引力的工具。

 

Part 01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作用机制

 

NK细胞源于造血干细胞,约占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-15%。其核心功能是区分“自我”与“非我/异常自我”,主要通过其表面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平衡来执行这一功能。

1“缺失自我”识别机制

正常健康细胞表面高表达MHC-I类分子,后者与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结合,传递“不要杀伤”的信号。而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常常下调MHC-I的表达,从而解除了对NK细胞的抑制,触发杀伤效应。

2“诱导自我”识别机制

NK细胞表面的激活性受体可识别靶细胞表面因应激(如DNA损伤、病毒感染)而上调的配体,直接激活杀伤功能。

3效应机制

NK细胞激活后,通过以下方式清除靶细胞:

  1. 释放细胞毒性颗粒: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

  2. 死亡受体途径:通过FasL或TRAIL与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(Fas、DR4/5)结合,诱导细胞凋亡

  3. 分泌细胞因子:分泌IFN-γ、TNF-α、GM-CSF等,调节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

 

Part 02NK细胞的主要来源

 

NK细胞的来源决定了其数量、纯度、表型和功能,是临床应用成功的关键因素。目前主要有以下几大来源:

1外周血

最传统和直接的来源,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健康供者或患者自身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s),再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磁珠分选(如CD56+CD3-)等技术富集NK细胞。

2脐带血

脐带血是富含造血干细胞的宝贵资源,同时也含有较原始的NK细胞前体。

3多能干细胞

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Cs)通过将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s,随后在特定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下,分化为功能性的NK细胞。胚胎干细胞(ESCs)原理与iPSCs类似。

4NK细胞系

NK-92是一种IL-2依赖性的恶性NK细胞系,具有高度且一致的细胞毒性。

 

Part 03NK细胞的临床应用

 

1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

将体外扩增和激活的自体或异体NK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。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(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、多发性骨髓瘤MM)中疗效尤为显著,在实体瘤(如乳腺癌、卵巢癌、神经母细胞瘤)中也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。

2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(CAR-NK)

通过基因工程手段,将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的CAR结构导入NK细胞,使其能够更精准、高效地靶向杀伤肿瘤细胞。

3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(ADCC)

许多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其Fc段结合NK细胞表面的CD16受体,从而介导ADCC效应

4抗感染治疗

NK细胞在控制巨细胞病毒、EB等病毒感染中扮演关键角色。对于免疫低下患者(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)的病毒感染,输注NK细胞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。

 

江苏太阳成集团tyc122cc入口百澳提供NK细胞疗法全流程解决方案。我们精选Cytiva细胞处理系统、Corning无血清培养基等一线品牌产品,覆盖从样本处理、扩增到冻存回输各环节。品质可靠,工艺成熟,助您高效开展NK细胞治疗研发与应用。

 

# END #

部分图片、字体、文字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